提問
我們家孩子今年6歲了,自己能做的事情總是依賴別人,大人教給他方法,也不愿意親自去嘗試。請問對于這樣缺乏自理能力又不愿意嘗試的孩子應(yīng)該怎么辦呢?為什么孩子的自理能力這么弱呢?
專家觀點
北京市東城區(qū)東四五條幼兒園區(qū)級骨干教師、東城區(qū)首席家庭教育指導服務(wù)師陳月:當孩子不愿意嘗試時,家長要正確地進行引導,及時給予鼓勵,而不是用呵斥的方法對待孩子,要去分析其原因。
家長首先要考慮孩子是否存在生理上的客觀原因。由于小朋友年齡小,肌肉還在生長發(fā)育階段,他們自控能力差,手眼協(xié)調(diào)還不夠,所以在培養(yǎng)孩子獨立性時,家長往往會發(fā)現(xiàn)讓孩子自己穿衣服、自己吃飯、自己收拾玩具或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時,對于幼兒來講都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才能成功。
其次,家長要分析是否在家庭教育中存在對孩子的“能力剝奪”。有些孩子做事速度慢,家長怕麻煩,覺得讓孩子自己嘗試鍛煉,還不如自己幫助來得快;有的孩子要自己洗手,結(jié)果手沒洗干凈,卻弄濕了衣服,家長后悔沒幫他洗;有的孩子非要自己穿衣服,結(jié)果衣服穿反了,還要重穿,家長覺得太耽誤時間,不如幫助他穿……所以許多家長認為與其讓孩子做,不如自己幫助他們做,這樣節(jié)省時間,避免麻煩。大人認為這是義不容辭的事,卻不知處處包辦代替,幼兒的獨立愿望會漸漸消失,養(yǎng)成依賴心理,導致自理能力發(fā)展遲緩。
那么應(yīng)該如何培養(yǎng)幼兒的自理能力?家長不妨從三個方面嘗試。首先,家長要多為幼兒提供更多獨立做事的機會。對于不同年齡段的幼兒,家長要為他們提供各種獨立做事的機會,對于3—4歲的幼兒,可以為他們提供一些比較簡單容易完成的事,例如穿衣服、吃飯等;對于4—5歲的幼兒,可以讓他們適當性地做一些家務(wù),如擦桌子、收玩具等;而對于5—6歲的幼兒,可以讓孩子嘗試整理物品、書包等。當幼兒遇到困難時,家長不要急于去幫助他們,要給予他們足夠的思考時間和探索機會。在這個過程中試著培養(yǎng)孩子獨立思考、自己做主的能力。
再次,家長要根據(jù)困難的難易程度給予孩子適時的幫助。在幼兒遇到困難的時候,家長要先思考困難的難易程度,對于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來說是否過難,如果是很難的事情,可以給予幼兒語言上的支持,包括口頭鼓勵、方法教授等,也可以適當給予幫助;如果是力所能及的事,家長可以給予幼兒充分的探索時間,讓孩子多去嘗試,尋找合適的方法與經(jīng)驗,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練習,他們會越來越熟練,家長不要以幼兒動作慢、做不好為由,剝奪了孩子獨立做事的能力。
最后,家長要根據(jù)具體情況適當給予幼兒言語上的鼓勵。當幼兒經(jīng)過努力完成了挑戰(zhàn),家長要及時鼓勵他們,鼓勵和表揚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十分重要,能使幼兒樹立自信心,激勵幼兒更愿意自己主動做事,最終獲得成功。(文/記者 武文娟)
責任編輯:陳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