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消費行為呈現新趨勢 更愿意“為喜愛”買單
來源:中國青年報 發(fā)布時間:2023-11-28 10:20:56
“該省省、該花花”這句口頭禪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下年輕人的消費習慣。近期,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觀察發(fā)現,年輕人購物呈現回歸理性的趨勢,消費更注重性價比。與此同時,品牌國貨越來越受到年輕人的歡迎,他們更愿意“為喜愛”買單。
來自商務部的信息顯示,2023年前三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4.2萬億元,同比增長6.8%。三季度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94.8%。數據表明,我國消費市場恢復態(tài)勢更趨明顯,未來消費的可持續(xù)恢復和增長有賴于消費能力、消費意愿和消費環(huán)境等多重因素的共同推動。
貨比三家 購物更注重性價比
每年的“雙十一”是消費者下單囤貨的好時機。今年的“雙十一”大促銷期間,熱愛“買買買”的95后閆麗珊逛遍各大網站購物平臺,經過不停地比價,幾番選擇后才下決心付款。
“現在我花錢理性了,更愿意把錢花在需要的地方,不會再買一些沒用的東西囤在家里。”閆麗珊說。近年來各類電商迅速發(fā)展,工作空閑時她就會逛逛網站,面對首頁“種草”推送的衣物、各種小商品總會心動,下單買回家后卻放在柜子里落灰,“之前對一些消費陷阱沒有辨別,難免沖動踩坑,現在發(fā)現很多東西不是我需要的”。
在企業(yè)工作的馮瓅雯也有同感。她在北京生活多年,工作繁忙,大部分購物都是在網上進行。馮瓅雯是個注重性價比的人,在網上購物時她都會貨比三家,“如果是有品牌的商品就會在幾大電商平臺比價,如果是沒有品牌的東西,也會在同一網站上的不同店鋪進行比較。我也會比較不同商家的買家秀、評價等,多方比較才會付款購買。”
即便如此“精打細算”,馮瓅雯還是花了不少錢為自己的消費欲埋單。“以前無腦買了很多無用的小商品、小家電,以及很快就過時的衣服。”馮瓅雯說,“換季時扔了很多東西,這些東西堆在家里很占地方,要學會控制無腦購物了。”
現在,馮瓅雯購物把品質優(yōu)選放在第一位。以前她會花低廉的價錢買一副耳機,但用幾天就壞了,現在她更愿意花較高的價錢買好品牌的耳機,“這樣能用更長時間,體驗感也好,覺得值”。
90后寶媽張馨也是“品質消費”一族。買東西時她考慮更多的是實用性和性價比,今年“雙十一”期間,張馨把要買的東西一一羅列,并記錄了不同電商平臺的價格,最終選擇合適的性價比下單。
張馨說:“現在更愿意為品質付費,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好看和品牌,如果是質量非常好的商品,哪怕再高的價格也能接受,但如果質量和價格不成正比,又不是剛需,我就不愿意花錢買了。”
批發(fā)網站圈粉年輕人 批發(fā)價“真香”
趙博宇自稱“資深批發(fā)網站購物者”。近年來,伴隨電商發(fā)展,以批發(fā)為主的購物網站圈粉年輕人,零售買家涌入批發(fā)網站。
趙博宇從2018年起就關注到批發(fā)網站1688,“那時,微博上經常有博主分享優(yōu)惠信息,以及如何找到適合的店鋪、如何下單等攻略。”她說,當時只有一部分店鋪面向C端銷售,客服回復問題也比較慢,郵費需要自理,也不允許退換貨等。
比零售網站價格更低是吸引趙博宇的主要原因。她能在批發(fā)網站上找到品牌網店的同款產品,尤其一些小首飾、生活用品等東西能找到同源,價格基本是零售網站的7-8折。
這幾年,趙博宇發(fā)現身邊越來越多的朋友開始“入坑”批發(fā)網站,在社交平臺上分享批發(fā)網站購物攻略、寶藏店鋪的博主多了。伴隨著用戶的增長,批發(fā)網站的購物機制進行了優(yōu)化,零售消費者購物體驗感變好了。
趙博宇介紹,以前由于批發(fā)網站對下單數量有要求,她常和其他朋友拼單購買,現在不少商家開通了“分銷”功能,讓消費者實現單件購買享受批發(fā)價,一些商家的客服回復速度、售后處理速度有了改善。
據悉,2023年,1688覆蓋用戶超過1.3億。超常規(guī)的增長動力來自“Z世代”和“新中產”,這兩大群體貢獻了超9成的用戶增長。
今年9月,1688總裁余涌在清華大學的一次演講中表示,1688吸引“Z世代”和“新中產”一定程度上代表著年輕人的消費習慣,他們追求潮流,但不再盲目追求品牌符號,品質、成分是他們選擇產品的關鍵因素,在不降低生活品質的基礎上,追求更具性價比的商品。
為此,電商企業(yè)對業(yè)務進行了調整,優(yōu)化網站頁面以更加符合零售消費者需求,推出“大牌平替”“代工源頭”等商品類目方便消費者選擇,也推出“商人節(jié)”等滿減促銷活動,形成平臺與消費者的良性互動。
品牌國貨越來越“吃香”了
在各大網站購物的同時,趙博宇觀察到一個現象:現如今,國貨更吃香了。她看到在購物網站上,越來越多國貨護膚品牌出現,在社交網站上,相關的種草帖子也越來越多。
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研究院的數據顯示,今年的“雙十一”,在全品類網絡零售額排名中,位列前20的品牌中有11個是國產品牌。以天貓數據為例,截至11月11日零點,402個品牌成交破億元,243個國貨品牌進入“億元俱樂部”。
品牌國貨對年輕消費者吸引力增強成為消費新趨勢。張馨說,“雙十一”期間,她下單了一些小的家用電器都是國內生產,“不僅價格合適,質量也很好,尤其是智能化方面,國貨走在了前列。”
高品質的國貨也吸引來海外市場商機。95后女生石浩然曾做過海外電商客服,她所在的公司主要在亞馬遜等海外電商平臺售賣中國生產的智能插座等小家電。
“智能小家電非常受歡迎,一些品類能夠沖到電商平臺銷售榜單前列。”石浩然介紹,公司的產品主要銷往北美、歐洲等地,“產品單價在20美元左右,訂單數量很可觀,一個月差不多有幾千單”。
做企業(yè)公共關系工作的馮瓅雯注意到,現在招聘網站對海外職位需求量很高,“可以從中看到國貨的海外市場在逐步打開,企業(yè)的海外業(yè)務得到進一步拓展”。
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世界發(fā)展研究所研究員丁一凡認為,伴隨著經濟逐步回升發(fā)展,消費者消費行為趨于理性成為普遍趨勢,“年輕人更加注重性價比,更注重品質消費,他們喜歡新技術產品、新型電子產品,這不僅給了企業(yè)新的啟示,更對企業(yè)提出轉型升級新要求,把高質量發(fā)展擺在首要位置”。
年輕人也從消費趨勢變化中更加看清自身價值與追求。“我們不需要品牌、標簽去定義,更應該注重內在與精神品質追求。”張馨說。
責任編輯:陳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