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鐵為筆火為墨,她在葫蘆上烙出大千世界~
來源:濰坊晚報 發(fā)布時間:2023-08-11 08:40:16
王海燕正在進行創(chuàng)作。
濰坊日報社濰坊融媒訊 葫蘆烙畫,烙出大千世界。55歲的王海燕從事葫蘆烙畫已經近30年,她最享受創(chuàng)作時沉醉其中的幸福感。作為一名非遺傳承人,她不斷學習精進技藝,希望將葫蘆烙畫傳承下去。8月8日,記者來到十笏園非遺空間烙藝坊,聽王海燕講述與葫蘆烙畫結緣的點點滴滴。
王海燕作品
創(chuàng)作獨特烙畫技法
作品栩栩如生
8月8日上午,記者來到十笏園非遺空間烙藝坊,只見王海燕正在一個葫蘆上烙牡丹。勾、勒、點、染、擦、白、描······她以鐵為筆,以火為墨,燙出豐富的層次與色調,烙畫作品栩栩如生。在她的烙藝坊內,栩栩如生的鳥兒、古色古香的牡丹、調皮可愛的小貓……一個個惟妙惟肖的形象通過葫蘆烙畫的形式展現出來。
王海燕正在一個葫蘆上烙牡丹。
葫蘆烙畫是以葫蘆為載體,用電烙工具在處理過的葫蘆上通過繪制不同題材和內容來表現一個主題的藝術形式。王海燕說,她從事葫蘆烙畫已經將近30年的時間。兒時,她曾在鄰居家中看到鑲嵌在大衣柜上的木板烙畫,給她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長大后,她來到當時的濱州市紡織職業(yè)學校學習紡織設計,也學習了工筆畫,后來跟隨省級民間工藝大師葛懋新學習葫蘆烙畫。
王海燕作品
“葫蘆烙畫不能千篇一律,需要不斷創(chuàng)新。”王海燕說,她創(chuàng)作出獨特的烙畫技法,并吸收西方素描的透視感、質感,增加畫面的豐富性,還添加了砑花手法,使整個畫面不只有暈染出的立體效果,還有砑花所特有的凹凸感,在有些作品上借鑒繪畫中的色彩運用,稍加淡彩起到提亮的效果,巧妙用色又保持烙畫獨有的韻味。
為了讓葫蘆更具實用性,王海燕還制作小香囊葫蘆、小酒葫蘆、容器葫蘆等,連茶罐、茶鏟、茶撥都用葫蘆制作,并烙上美好的圖案,兼具實用性和藝術性。
王海燕正在講解葫蘆烙畫技法。
致力傳承葫蘆烙畫
希望更多人關注
王海燕說,她不光要自己學習,還要把葫蘆烙畫傳承下去。她每年都會舉辦一些公益講座,讓更多的人了解葫蘆烙畫。
“近年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弘揚一直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作為非遺傳承人,我有責任去讓更多人了解。”王海燕說,經常有一些企業(yè)、學校組織人員前來參觀學習,她會耐心講解。到了風箏會期間,一些外國友人前來參觀,她講解得也格外起勁。
王海燕教授葫蘆烙畫。
王海燕稱,葫蘆造型優(yōu)美,寓意多子多福萬代綿長,給人以喜慶之感。“在葫蘆上烙畫,要先用鉛筆起稿,再用烙鐵勾線造型。”王海燕說,烙畫時還要掌握溫度、速度、力度,烙筆在畫面上走的速度決定了線條在葫蘆上的顏色,手的力度同樣影響著線條的顏色。
王海燕作品
這些年,王海燕有了不少滿意的作品。她曾經獲得濰坊市工藝美術葫蘆烙畫界“拔尖人才”榮譽稱號、濰坊市工藝美術葫蘆烙畫“領軍人物”榮譽稱號等。她的烙畫作品《大吉圖》《連年有余》等都曾經獲獎。
作為山東省工藝美術大師,王海燕從未停止學習。她經常外出進修,參加一些展會時,也會跟大師探討、學習。在她看來,學習葫蘆烙畫永遠都沒有止境。“有人喜歡的話,可以找我學習葫蘆烙畫,我希望盡我所能,去傳承葫蘆烙畫。”王海燕說。
濰坊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常方方/文圖
責任編輯:聶臻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