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A-

小樹葉呈現(xiàn)大世界

來源:濰坊融媒客戶端   發(fā)布時間:2021-11-17 10:22:47

  一根蠶絲16股,劉晶晶只用其中1股在樹葉上“飛針走線”。她撿來樹葉,繡上精致的圖案,賦予樹葉新的生命。11月15日,記者來到安丘市石堆鎮(zhèn)大蓮池村,見到了正在樹葉上刺繡的劉晶晶。

  

  劉晶晶正在菩提樹葉上刺繡。

  一針一線繡出一片新樹葉

  劉晶晶平時進行樹葉刺繡、直播的地方是家中的一個小房間,約有15平方米,制作樹葉刺繡的空間不大,卻承載了劉晶晶的全部心血,寄存了她對傳承樹葉刺繡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所有夢想和情懷。

  劉晶晶的樹葉刺繡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在純天然的樹葉上刺繡,一種是將樹葉處理成葉脈后再進行刺繡。房間里,地面上堆放著不同種類的樹葉,有菩提樹葉、楊樹葉、橡皮樹葉……大小不同,形態(tài)各異。

  劉晶晶說:“在純天然的樹葉上刺繡相對簡單一些,我從外面挑選合適的樹葉帶回家,把它們放在室內自然晾干,再用掛燙機或直板夾將樹葉處理平整,隨后在葉子表面噴一層木質護理精油蠟,樹葉就變得更加細膩、有光澤,樹葉純天然的顏色也就被保存了下來。”處理好后,劉晶晶用高光筆在樹葉上畫上底稿,繡出自己喜歡的圖案,將樹葉放在相框中,一件精致的工藝品就呈現(xiàn)眼前了。

  “現(xiàn)在大家更喜歡在葉脈上刺繡的作品。像菩提葉、梧桐葉、楓葉,這些樹葉的葉脈比較壯實,都可以處理成葉脈。”說完,劉晶晶便蹲在地上開始去除葉肉,她熟練地將20克“葉脈書簽制作專用料”倒入盆中,再倒入200克熱水將其融化。她選取了一片形狀完好的菩提樹葉放入熱水中浸泡了一會,隨后把菩提樹葉撈出,放入了密封的罐子里。

  “四五天后,把浸泡好的樹葉取出來,放在托盤上,用一把小刷子在葉面上輕輕擦試或敲打,受腐蝕的葉肉就可以被擦掉了。”劉晶晶一邊演示一邊說道,“刷洗干凈的葉脈放在‘彩漂劑’溶液中漂白,再用清水沖洗一下,夾在舊書、舊報紙中,水分慢慢地就被吸收了。”在葉脈的表面涂上一層薄薄的葉脈漿,晾干后的樹葉就變得晶瑩剔透、薄如蟬翼,仿佛輕輕一碰便會被戳破,在樹葉上小心翼翼地畫上丙烯畫或繡上圖案,一片精美的樹葉工藝品便制作完成了。

  劉晶晶把自己制作的樹葉刺繡作品分門別類地擺放在了展架上和陳列柜中。大大小小40余幅作品,樹葉上的圖案有用棉線繡成的,也有用蠶絲線繡成的;大多數(shù)的樹葉刺繡都融入了中國元素,臉譜、祥云、中國結以及“梅蘭竹菊”等,在樹葉本身清晰可見的紋理的映襯下顯得更加立體、生動。劉晶晶將刺繡與樹葉有機融合,賦予了刺繡新的內涵,樹葉也因此被制成工藝品,生成了更大的價值。

  

  劉晶晶的樹葉刺繡作品。

  因為思念過世的姥姥重拾針線

  33歲的劉晶晶老家在河北唐山,做樹葉刺繡已有8年。談及做樹葉刺繡的緣由,劉晶晶說:“其實,這門手藝是‘窮’出來的。我姥姥生活的那個年代,物資匱乏,人們常常是吃了上一頓沒有下一頓,一年四季只穿一件衣服,冬天塞點棉花進去,夏天再把棉花抽出來。我姥姥發(fā)現(xiàn)樹葉刺繡既不需要布料,又方便取材,便開始研究這門手藝來養(yǎng)家糊口。雖然那時的樹葉刺繡沒有帶來很多的收益,但起碼填飽了一家人的肚子。”

  劉晶晶從小在姥姥身邊長大,對這些針線十分感興趣。10歲時,劉晶晶正式向姥姥學習刺繡。她說:“我纏著姥姥讓她把這門手藝教給我,姥姥也耐心地教我每一針的繡法,樹葉刺繡就如同一項游戲,陪伴著我長大。”

  

  薄如蟬翼的菩提樹葉。

  劉晶晶15歲時,姥姥永遠離開了她。在那以后,她每次看到針線,便會想起姥姥,為了不讓思念和傷痛加倍,劉晶晶便暫時將樹葉刺繡擱置了。

  2009年,劉晶晶考入青島農業(yè)大學,在校園中認識了丈夫。大學畢業(yè)后,她便嫁到了濰坊。因為想家,她經常夢到姥姥,于是重拾針線活。“我想讓姥姥的手藝傳承下去,我勾的每一針、每一線都好像是姥姥在旁邊握著我的手,引導著我,這也算她陪伴我的一種方式吧。”劉晶晶說。

  

  劉晶晶正在網絡直播。

  通過網絡收獲了粉絲和同好的學員

  劉晶晶大學學習的是計算機專業(yè),掌握了一定的專業(yè)知識,這為她開淘寶店、進行網絡直播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今年7月開始,劉晶晶每天下午1:30-4:00、晚上8:00-10:00都在直播間開網絡直播,認識了很多朋友。

  劉晶晶拿起一片樹葉向記者展示:“這是菩提樹葉,是我的粉絲從云南西雙版納寄過來的,在這種樹葉上刺繡會顯得圖案更加漂亮。”

  對于劉晶晶來說,她的粉絲在某種意義上更像是朋友般的存在。劉晶晶開通社交平臺賬號后,短短3個月便圈粉19.8萬,發(fā)布的視頻共獲得158.6萬個點贊。劉晶晶說:“未來我會一直做下去,不斷提高自己的手藝,創(chuàng)作出更多精致、可愛、有意義的作品,讓更多的人愛上樹葉刺繡,甚至把樹葉刺繡這項非遺項目推廣到海外。”

  樹葉刺繡作品的受眾群體很廣泛,從“00后”到花白頭發(fā)的老人,都是她的顧客,劉晶晶笑著說:“我的顧客都很有想法,他們常常會讓我把他們的名字、生肖繡下來送給親戚朋友。對于他們來說,送出去的不僅僅是一份精美的禮品,更是他們心中的愛。”

  有很多人來向劉晶晶拜師學藝,她也很樂意教給大家?,F(xiàn)在有200多個學員跟著她一起學習樹葉刺繡,學員中有寶媽、學生,還有殘疾人。劉晶晶說:“有的學員離我很遠,沒辦法面對面教學,我就借助網絡教給他們一些刺繡技巧。有許多寶媽、殘疾人在我的指導下,能自己賺取一些生活費,收入有了一定的提高。能幫到他們,我真的很開心!”

  

  劉晶晶手持獲獎作品。

  希望樹葉刺繡的故事越來越多彩

  11月8日,濰坊市成功入選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創(chuàng)意城市網絡,成為我國第四個、山東省第一個世界手工藝與民間藝術之都。

  作為扎根基層的濰坊萬千手工藝人中的一員,劉晶晶表示,這是個好消息。

  劉晶晶探索樹葉自然元素的顏色和特性,在樹葉上進行大膽的想象和創(chuàng)新。她在一針一線中磨煉繡工、培養(yǎng)耐心,在每天的直播中不斷輸出對中國文化的熱愛,努力尋求著更多的機會將精致而富有藝術感的樹葉刺繡作品呈現(xiàn)出來。

  2021年3月,劉晶晶的樹葉刺繡被評為“安丘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這更加激勵了她的創(chuàng)作熱情,她用針起舞,在樹葉上行云流水,繡出了更加多彩的故事。

  2021屆山東省體育文化創(chuàng)意與設計大賽優(yōu)秀獎、首屆“濰坊好手藝”設計制作大賽優(yōu)秀獎、濰坊市首屆“巾幗家政”文化創(chuàng)意大賽產品設計三等級獎……這些正是劉晶晶不懈傳承樹葉刺繡的最好見證。

  濰坊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王翠 馬宇琪/文圖

責任編輯:聶臻臻

數(shù)字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