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濰坊 | 《紅高粱》里的“拤餅”你吃過嗎?
來源:濰坊融媒客戶端 發(fā)布時間:2021-10-22 09:44:43
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每個游子心中都有一道記憶中難以割舍的家鄉(xiāng)美味。隨著電視劇《紅高粱》的熱播,“高密拤餅”這種地方美食也走進了千家萬戶。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在迅速發(fā)展的時代里,這種繁雜的制作工藝為何還能得到大家的青睞,它的發(fā)展又遇到了哪些瓶頸?近日,記者來到高密市醴泉街道田家莊村,探尋這種美食背后的故事。
探訪:孩子們回家前,老人們?yōu)樗麄儞{拤餅
隨著電視劇《紅高粱》的熱播,由朱亞文飾演的余占鰲帶領眾兄弟吃著拤餅、就著大蔥大快朵頤的樣子,令無數觀眾滿口生津,垂涎欲滴,“高密拤餅”這一地方美食一時聲名遠揚?,F如今,各家各戶年頭年尾不斷頓,拤餅成為了當地人餐桌上一道必不可少的美食。
“高密拤餅”又稱麥秸草拤餅或單餅,是用鏊子烙制而成,烙制的餅溢香而筋道,可根據自己的口味卷上燒肉,青菜,禽蛋,大蔥等,深受賓客稱贊。
近日,在高密市醴泉街道田家莊村,作為為數不多的會撐鏊子的邱桂云和單玉華兩位老人,一大早就在家中為周末回家的兒女們忙碌著。她們一個手腳麻利地溫水和面,醒面的間隙,另一位也沒有閑著,柴火備好,將三塊磚頭墊在鏊子底下,便于入火燒火。準備就緒后,邱桂云首先在案板與面劑子之間,均勻撒上一層薄薄的白面,防止粘黏。隨后,將一坨白面揉成長條,切塊,再揉成拳頭大小的面劑子,搟成圓形的單餅后,單玉華輕輕地用翻餅杖挑到了鏊子上。
單玉華(左)和邱桂云(右)正在搟餅。
要想搟出來的單餅酥脆可口,烙熟而不糊,燒火可謂是一個硬功夫。記者注意到,單玉華在燒火時,為了讓火燒得均勻,會讓火往四周燒,當看到單餅鼓起黃豆大小的泡兒,周邊微微翹起時,這時候單餅的上面就熟了。單玉華用翻餅杖從邊緣一側插入,將整張單餅挑起后迅速翻了個。兩三分鐘的工夫,散發(fā)著淡淡芳香的單餅就熟透了。杖起杖落間,下一張單餅又在鏊子上不斷翻滾,煙火氣兒在這座農家小院里蔓延。
邱桂云說,每次搟單餅,她都會搟上四五十張,孩子們回家會帶上一部分回城市食用,自己也會留下一部分,“孩子在城市里搟單餅沒有這個條件,自家柴火搟出來的單餅特別出味。”邱桂云說。
“這時候的單餅最筋道好吃了,快嘗嘗。”在農戶高振花的家里,她正招呼著記者品嘗剛搟出來的熱乎乎的單餅,這些單餅也是為孩子準備的。滾燙的單餅捧在手中,薄如蟬翼,咬一口,在嘴里細細地嚼,小麥的清香在唇齒間彌漫開來,味蕾一下子就得到了釋放。
單玉華正在翻餅。
講述:曾經拤餅是查驗新媳婦手藝的標準
“手藝好的是好老婆。”在當地,這一句略帶調侃的話,也伴隨了農婦們的大半輩子。搟出一張讓人交口稱贊的單餅,儼然成為了農婦們引以為傲的事。
邱桂云和單玉華二人,自從成家后,就成為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當地流傳著媳婦一進門,婆婆教搟餅的習俗。自此,搟單餅成為了農婦們必備手藝。忙完了地里的農活,婆婆們就會支起鏊子,手把手教這些新媳婦們搟單餅。受制于上世紀物資匱乏,單餅往往是地瓜面、紅薯面制作而成,搟出來的單餅又澀又硬,新媳婦們掌握不好火候,浪費了糧食,自然免不了婆婆的一頓數落。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心靈手巧的邱桂云和單玉華,好鉆研、肯吃苦,她們發(fā)現這些面搟餅不成樣,往往還沒有上鏊子前就容易裂開。為此,她們搟出一個個餃子大小的小面劑子,壓在大面劑子上,這樣自然不會裂開,搟出來的單餅也耐看。婆婆們對她們頗為滿意,這也讓她們在家里贏得了好口碑。
“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大家都用白面,再也不用小面劑子壓著大面劑子了。”單玉華說。走過風雨40余年,二人已經榮升成了奶奶輩。握著從婆婆們手里流傳下來的翻餅杖、鏊子和面瓢,伴隨她們的,不僅僅是那個年代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人們對這種技藝的傳承。
“從小跟在母親身邊,整天看她搟餅,但是自己沒上過手,后來長大了,想跟母親學搟餅,本以為很簡單,沒想到是需要技巧的,為了學會搟餅,沒少挨打。”農婦高振花說,搟餅需要技巧,第一次翻餅的時候拿著翻餅仗一戳,就把餅上戳了一個大窟窿,正在搟餅的母親拿著搟面杖就打在了她身上。
“那個時候條件有限,戳破了餅母親實在心疼,火候掌握不好翻糊了給一杖,翻破了、翻慢了都會給一杖,沒少挨打,打著打著就學會了。”高振花說,當時她很不理解母親的做法,后來想想,母親打她是讓她記住,能掌握好技巧,日后結婚了能搟餅給婆家人吃,讓婆家人覺得她是有持家手藝的。
高玉榮(左)和高振花(右)正在搟餅。
故事:回憶同年,懷念家中貼鏊子的老味道
在田家莊村生活多年的程斌今年49歲,回憶起小時候清明節(jié)吃餅、雞蛋的故事,仍歷歷在目。小時候家里條件有限,在他的印象中,家人烙的餅最好吃。
“小時候只有逢年過節(jié)的時候才能有好吃的,清明節(jié)前,家里的老人就開始搟餅煮雞蛋。”程斌說,那時村里很熱鬧,家家戶戶撐起鏊子搟餅,餅香傳遍了整個村。煮雞蛋是有限的,家里的孩子多,每個人只能分一個,有時候趕巧了還能分上一個鵝蛋,高興得不得了。“雞蛋不舍得吃,各自找地方藏起來,巴不得先把其他人的吃了,再吃自己的。”程斌說,回憶起小時候藏雞蛋,是無盡的歡樂?,F在老手藝越來越少了,多數是用電鏊子搟餅,會搟餅的人也越來越少了,只有村里的老人還在搟餅。市面上賣的餅雖然也好吃,但在他心里,還是少了那份家人搟出來的煙火味。
“在市區(qū)生活,吃不到家里的味道,有時候時間久了,特別懷念家里搟的餅。”在高密市區(qū)上班的宋倩對媽媽搟的單餅情有獨鐘,每次從市區(qū)回來,媽媽就在院子里撐起鏊子給她搟上十幾張,拿回去放在冰箱里,能吃上好幾天。“剛從鏊子上下來的餅格外香,那種燙嘴的面香味和餅花的煙熏味在外面是吃不到的。”宋倩說,有時候周末回父母家,就像小時候一樣,媽媽一邊搟餅,她在一旁吃,餅還沒搟完,她已經吃飽了。
發(fā)展和變化:由鐵鏊子發(fā)展到電鏊子
中國烹飪大師、中國飯店協(xié)會膠東菜促進委員會副主席、濰坊市飯店和烹飪協(xié)會副會長、高密分會會長侯文運說,提起“拤餅”,人們會想到莫言筆下的“拤餅”是山東高密的特色美食,原名單餅。這種餅是純手工制作,吃時要用雙手拤住往嘴里塞,故叫“拤餅”。
侯文運說,用麥秸草或者柴火燒鏊子溫度不好掌握,煙嗆人,烙制的餅不好嚼,一旦煙灰飄在鏊子和餅上也不衛(wèi)生。后來在燒制鏊子的基礎上進行改良,改為電鏊子烙制,從面粉的選擇,到和面,再到鏊子的溫度,都要經過無數次改良和反復試驗,終于用電鏊子烙制而成。特點是厚薄均勻效率高,餅花色澤一致,柔軟筋道,干凈衛(wèi)生易儲存。經過改良后的單餅冷凍保存3個月也不會破,上鍋一蒸和現烙的一樣,口感勁道不易破。“麥秸草拤餅”在2015年5月被評為“濰坊名吃”,同年12月被評為“齊魯名吃”,2016年6月被授予高密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濰坊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郭超 張靜
責任編輯:龐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