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A-

堅守崗位過“五一” 只因肩頭那份責任

來源:濰坊晚報   發(fā)布時間:2021-05-06 10:50:58

  46歲的孫玉美是濰城區(qū)符山中心衛(wèi)生院副主任護師,“五一”假期她堅守“防疫一線”;22歲的路錦輝是諸城一名植保無人機操控和維修人員,假期他最忙時到了凌晨3時多;69歲的陳立俊是市區(qū)十笏園民俗動態(tài)文化表演團的一員,假期他每天都要演出……“五一”假期,很多市民或外出旅游,或休閑逛街,享受難得的輕松時光。然而總有一部分人在堅守崗位、默默奉獻,在城市的各個角落忙碌著。

  在火車站消殺、巡查,不到一個小時汗流浹背

  5月3日早上7時許,46歲的孫玉美來到濰坊火車站出站口值班室。洗手、消毒、穿防護服、戴口罩和手套,準備就緒后,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與上一班工作人員交接物品、包裝轉運前一天的醫(yī)療廢物,對火車站出站口處進行全方位消殺……不到一個小時,孫玉美已汗流浹背。

  上午8時30分許,孫玉美又開始了巡查工作。“各位旅客,為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保護您和他人的健康,請佩戴好口罩……”孫玉美在巡查的同時不停地提醒旅客。遇到旅客不戴口罩或者佩戴口罩不規(guī)范的情況,她都會進行提醒。對于一些忘記戴口罩的旅客,她還會免費發(fā)放口罩。

  工作中,孫玉美最希望的就是旅客能理解他們,并按照相關規(guī)定做好防疫工作。大多數(shù)旅客都能自覺佩戴口罩,忘記佩戴或佩戴不規(guī)范的旅客多數(shù)在她的提醒下也很配合,但也有個別旅客并不理解自己的工作,需要花費時間耐心地進行勸導。

  “假期客流量較大,一些旅客心情比較急躁,我們都非常理解。”孫玉美說,她事先準備好口罩,遇到?jīng)]有佩戴的旅客,就免費給他們,這樣不僅能消除旅客的抵觸情緒,還達到了佩戴口罩的相關防疫要求。

  為了守好疫情防控一線,放棄陪伴孩子和老人

  孫玉美的丈夫是濰城區(qū)疫情督導部門的一名工作人員,孩子在臨沂一所大學讀大三。本來“五一”假期,她想與丈夫一起到臨沂陪陪孩子,但因為疫情防控工作需要,便放棄了與孩子團聚的機會。“我們有半年多的時間沒見孩子了,但我是一名有著18年黨齡的黨員,理應發(fā)揮模范帶頭作用,沖在第一線。”孫玉美說,丈夫也放棄了假期休息,奔赴防疫一線。

  除了孩子,孫玉美最放心不下的就是88歲的婆婆和78歲的老父親。婆婆生活不能自理,需要人照顧,老父親患有嚴重的老年癡呆,也需要人照料。假期她和丈夫都抽不出身回家照料老人,只能委托其他的兄弟姐妹來照顧。

  “婆婆非常理解我們,她說工作重要,而且還經(jīng)常提醒我們注意身體。”孫玉美說,印象最深的就是去年除夕,由于她負責本院的濰坊火車站疫情防控工作,因此晚上8時多才趕回家與家人團聚,婆婆一直等著她一起吃年夜飯。

  除了堅守濰坊火車站,孫玉美平時還要安排本院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種等工作。雖然這些工作繁瑣復雜,而且?guī)缀趺總€節(jié)假日她都要值班,但是她并不覺得苦和累。作為一名醫(yī)護人員,她一定要守好疫情防控一線,為科學精準做好常態(tài)化疫情防控工作而努力。

  雨后也不得閑,忙著給植保無人機“動手術”

  5月4日上午,記者來到位于諸城市昌城鎮(zhèn)的大疆農(nóng)業(yè)山東省運營中心,這里專門負責銷售、維修植保無人機,業(yè)務覆蓋諸城市及周邊多個縣市區(qū)。剛剛下過一場小雨,地上還有些潮濕,22歲的路錦輝正在給面前一架直徑兩米多的植保無人機“動手術”。

  路錦輝雖然年紀不大,但卻是這里的業(yè)務骨干。他平時的工作主要分為兩大塊內(nèi)容,既要去田間地頭,幫助一些有需要的農(nóng)戶用植保無人機為農(nóng)作物噴灑農(nóng)藥,同時還要負責幫助客戶維修故障植保無人機。當天剛下過一場雨,沒法到農(nóng)田給農(nóng)作物打藥,所以他留在單位里,維修故障植保無人機。

  擺在路錦輝面前的這臺機器,機翼和機體多個部位受損。他仔細觀察了一會兒,便開始拿起工具維修,整個過程專心致志。對這種植保無人機進行維修,可不是個簡單的活,需要有敏銳的觀察力,同時還得有極強的動手能力,有些故障非常細微,如果不能及時發(fā)現(xiàn),就可能讓維修效果打折扣。

  路錦輝介紹,他面前的這架植保無人機,是在空中飛行時不慎撞到了樹上,無法再正常使用,客戶只好拿到他們這里來進行維修。“別看這臺機器現(xiàn)在傷得挺重,等我給它動完‘手術’,它就會跟沒受過傷一樣,恢復正常使用。”路錦輝對記者說。

  最多時一天來了17臺故障機,忙到次日凌晨

  目前,植保無人機在農(nóng)業(yè)中最廣泛的用途就是噴灑農(nóng)藥。與人工打藥相比,植保無人機噴灑農(nóng)藥的效率更高,效果更好,而且更加節(jié)約成本,比較適合規(guī)模化種植,備受種植戶青睞,已經(jīng)成為一個新興行業(yè)。

  不過,植保無人機畢竟是機器,對操控者要求比較高。假如在使用過程中操控不當,就很容易讓機器受損,最常見的情況就是撞到障礙物,導致機器無法正常使用??赊r(nóng)業(yè)生產(chǎn)不等人,而且有時農(nóng)藥噴灑了一半,不能耽誤,所以就需要緊急對這些機器進行維修。

  路錦輝說,自3月下旬開始,進入了農(nóng)藥噴灑期,他們就開始忙碌起來,要一直忙到6月上旬,這期間幾乎不可能有固定休息日。“我們既對外銷售植保無人機,也幫農(nóng)戶噴灑農(nóng)藥,還負責維修受損機器,工作量非常大。”路錦輝說,還有不少外地的植保無人機來諸城作業(yè),機器受損也要到他們這里來進行維修。

  “五一”假期,因為時間充足,使用植保無人機噴灑農(nóng)藥更集中,他們這個行業(yè)比平時更忙,業(yè)務量更大。“印象中最忙的是5月2日那一天,一共有17架故障機送到我們這里來維修,一直忙到次日凌晨3時多。”路錦輝說,像這樣一臺無人機維修,一般得耗費幾個小時,不過,能夠讓受損的無人機恢復正常,雖然辛苦,但看到客戶放心了,他覺得挺值。

  “鄭板橋”先巡街后斷案,游客紛紛拍照錄像

  “五一”期間,十笏園文化街區(qū)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鄭大人來了,鄭大人來巡街了。”5月5日,在文化街區(qū),當身穿戲服的“鄭板橋”出現(xiàn)時,一下子吸引了不少游客的注意,紛紛圍上前為“鄭板橋”拍照。“鄭板橋”手里拿著一把折扇,上面寫著“難得糊涂”,面帶微笑,一邊“巡街”,一邊和身邊的市民打招呼。

  “以前來過十笏園文化街區(qū)很多次,但都沒有看到‘鄭板橋’,這次帶著孩子來耍,正好趕上了,還有些激動呢。”正在十笏園文化街區(qū)參觀的市民趙先生看到“鄭板橋”,趕緊用手機錄像,將巡街的全過程都錄了下來,還和“鄭板橋”合影留念。

  鄭板橋任濰縣縣令七年,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傳奇故事,古裝情景劇《巧斷案》就是根據(jù)這些故事改編的。在十笏園文化街區(qū)鄭板橋紀念館縣衙內(nèi),“明鏡高懸”的匾牌莊重嚴肅,剛剛巡完街的“鄭大人”一聲威嚴的“升堂”,一臺好戲便開始了。幾名“衙役”表情嚴肅,兩位“平民”正在訴說冤情,聲情并茂的表演讓人仿佛穿越到了那個年代。

  紀念館內(nèi)擠滿了前來參觀“鄭板橋”斷案的游客,大家紛紛用手中的相機、手機記錄。來自淄博的游客張婷婷和朋友結伴前來濰坊旅游,專程趕到十笏園觀看“鄭板橋”斷案。“以前只從網(wǎng)上看過,還是現(xiàn)場看更過癮,聽著濃濃的老濰縣話,感覺很親切。”張婷婷說。

  演“鄭板橋”七年,周末和節(jié)假日都要忙演出

  “鄭板橋”的扮演者就是今年69歲的陳立俊。他家住奎文區(qū)紫金花園小區(qū),是土生土長的濰坊人,從小就對鄭板橋的故事頗為了解,也非常愛好文藝。前幾年,濰坊開拍《巧姻緣》,從本地招募了不少“草根”演員,陳立俊就是其中一位。他當時扮演朝天鍋老板胡掌柜,因為表演到位,深受大家喜愛。

  一次偶然的機會,陳立俊被邀請扮演“鄭板橋”,成為十笏園文化街區(qū)第三位“鄭板橋”扮演者,這也讓他一下子出了名,不少市民都專門趕來看他斷案和巡街。

  從首次扮演“鄭板橋”至今,已有七年時間。每逢周末和節(jié)假日,陳立俊和他的團隊都會在十笏園文化街區(qū)表演。“我們這個活是越過節(jié)越忙,‘五一’期間天天有演出,我們都靠在這里,哪兒也去不了。”陳立俊說,他們的表演從上午9時到11時,下午2時到4時,主要表演巡街和斷案,共35個人,都是十笏園民俗動態(tài)文化表演團的成員。

  “我們團隊平均年齡60歲以上,大家都是因為業(yè)余愛好自愿演出的,為的就是弘揚傳統(tǒng)文化。”陳立俊說,濰坊人都知道鄭板橋,但背后的故事很多人卻不了解。他們想通過努力,讓更多的人了解鄭板橋。自從扮演“鄭板橋”后,他通過揣摩角色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鄭板橋,也學會了一些為人處事的小技巧,對日常生活很有幫助。

濰坊日報社全媒體記者:趙春暉 劉燕 王路欣/文

責任編輯:聶臻臻

通訊員:趙春暉 劉燕 王路欣

數(shù)字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