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三次對話”中汲取奮進力量
來源:濰坊日報 發(fā)布時間:2022-09-18 15:44:00
黨史上傳為美談的“三次對話”——“甲申對”“窯洞對”“趕考對”,其根本主旨就是告誡全黨要時時處處保持戒驕戒躁、充分民主、自我革命的優(yōu)良品質。這是我們黨從歷史興替中獲得的重要經(jīng)驗,也是在自身破繭成長中力行的重要法寶,更是我們黨永葆生機活力的基因密碼和動力源泉。
甲申對 ——戒驕戒躁、居安思危
1944年3月,郭沫若撰寫的《甲申三百年祭》發(fā)表,由此引發(fā)了一代偉人毛澤東和一代文人郭沫若的“甲申對”,此堪稱“醒世恒言”的對談傳遞出“戒驕戒躁、居安思危”的諄諄教誨,對思考當下、謀劃未來傳遞出警鐘之音,是任何執(zhí)政者都不容回避的重大而現(xiàn)實問題。
“安而不忘危”“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危懼故得平安”,無不透出中國人骨子里的憂患意識。中國共產黨誕生成長壯大于內憂外患、磨難挫折、風險挑戰(zhàn)中,具有天然的防風險意識,自然會主動吸取歷史發(fā)展中的經(jīng)驗教訓,始終保持清醒與警覺。常懷憂患、不驕不躁,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實現(xiàn)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越,創(chuàng)造了世所罕見的兩大奇跡——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奇跡、社會長期穩(wěn)定奇跡,為世界發(fā)展提供了中國方案、中國智慧。但目前面臨的風險依然復雜、廣泛、深刻、劇烈。顯在與潛在風險并存,一般和重大風險伴生,國內及國外風險共生等等,都需要我們慎終如始、戒驕戒躁、居安思危。新時代新征程,我們必須常懷遠慮近憂,以高度的憂患意識,以政治上清醒堅定、戰(zhàn)略上積極主動,以防范先手面對風險,以科學硬招化解風險,以飽滿精神狀態(tài)、昂揚斗志持續(xù)砥礪奮進,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一往無前。
窯洞對 ——充分民主、人民至上
1945年7月,黃炎培考察延安時有感而發(fā),希望中國共產黨能跳出“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歷史“周期率”的支配。毛澤東同志回答:“我們已經(jīng)找到新路,能跳出‘周期率’,這條新路就是民主”。史稱“窯洞對”。這告誡我們,只有充分發(fā)揚民主,讓人民來監(jiān)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對人民負責,堅持人民至上,才不會人亡政息。
“人民是黨執(zhí)政興國的最大底氣。”正是堅持為人民執(zhí)政、靠人民執(zhí)政,才有“喚起工農千百萬,同心干”“敢教日月?lián)Q新天”“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豪邁。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全過程人民民主”,是對“人民當家做主”的踐行、發(fā)展與弘揚,是緣于中國實踐、體現(xiàn)中國特色的重大理念。從“網(wǎng)絡問計”收到民眾建言100余萬條,到建言轉化為發(fā)展規(guī)劃的具體舉措;從世界最大社會保障網(wǎng)到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突破8萬元;從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到絕對貧困問題的歷史性解決,充分證明廣泛的民主實踐,人民至上的理念,有效調動起了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彰顯出我國人民當家作主這一本質,為深入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建設提供了實踐遵循和理論指導,也是我們黨引領世界政治文明發(fā)展作出的中國貢獻。
趕考對 ——反腐倡廉、自我革命
1949年3月,中共中央從西柏坡啟程前往北平時,毛澤東同志說:“今天是進京的日子,進京趕考去。”周恩來同志說:“我們應當都能考試及格,不要退回來。”毛澤東同志說:“退回來就失敗了。我們決不當李自成,我們都希望考個好成績。”此為“趕考對”。這警示我們,要確保長治久安,必須反腐倡廉、自我革命。“能打敗我們的只有我們自己,沒有第二人。”腐敗,就是我們自己打敗自己的一把利刃,它是刺傷政黨的利刃,也是刺痛民心的利刃,更是斬斷黨群干群關系的利刃。“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我們必須堅定不移推進反腐倡廉建設,毫不含糊地進行自我革命。
時間是最好的見證。百年大黨,執(zhí)政七十多年來,惕勵自省、篤行不怠,以刀刃向內的勇氣直面問題、自我鍛造,以“得罪千百人、不負十四億”的使命擔當,對權力運行和制度籠子不斷扎緊,反腐敗斗爭取得壓倒性勝利并全面鞏固,黨在革命性鍛造中更加堅強。新征程中,“黨的自我革命永遠在路上。”嚴的主基調必須長期堅持,持之以恒正風肅紀。要聚焦“關鍵少數(shù)”,帶領“絕大多數(shù)”,著力鍛造清正廉潔隊伍;“制度治黨”和“思想建黨”兩手抓,兩手都要硬,永葆黨的先進性、純潔性。黨員干部要在思想上深刻洗禮,在行動上自覺踐行,強化拒腐防變和自我革命能力。工作生活中要加強自我約束,給自己“緊弦”“醒腦”,讓自我革命精神成為自覺追求。黨員干部間須經(jīng)常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堅決剔除黨內政治生活無原則的一團和氣。
輝煌已鑄就,現(xiàn)在正創(chuàng)造,未來更可期。讓我們以“三次對話”的深邃與清醒,居安思危、牢記初心;一心為民、擔當使命;自我革命、攜夢以航,從中汲取奮進力量,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xiàn)續(xù)寫精彩!(潘好香,作者單位:臨朐縣委黨校)
責任編輯:平小娜